安全气囊“大牌”频陷召回 问题根源不单单是技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Kaiyun主页 > 环境治理

安全气囊“大牌”频陷召回 问题根源不单单是技术

2023-11-18 环境治理

  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高田气囊门”。最新一轮相关召回涉及19.8万辆丰田卡罗拉/雷克萨斯,使得丰田迄今累计因高田气囊召回车辆1,529万辆。加上之前本田召回的超过2,000万辆,以及其他共计十家主流车企,高田缺陷气囊总共导致汽车召回约5,000万辆,绝对是史上规模最大召回。

  除了高田,一向严谨的德国大陆集团也卷入气囊召回中。年初,大陆向美国国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递交召回计划,因其制造的部分安全气囊传感器存在严重故障隐患,将在全球协同受影响的6个汽车品牌实施召回。

  几乎同一时期,丰田汽车美国销售公司亦表示,因安全气囊相关缺陷,丰田公司拟在美召回32万辆2003-06款汽车,此次安全气囊缺陷组件由丰田占股22%的日本电装公司提供。

  上述中所提到的高田、大陆、电装均是汽车安全气囊领域的领先企业,可谓是久经市场考验,一向以高品质著称,为何如今却频频面临召回窘境?是仍有技术瓶颈难以突破?还是检测监管方面存有不足?亦或是有其它“难言之隐”

  高田公司总裁高田茂久曾将其气囊问题解释为,高湿度环境使得老化的安全气囊推进剂更容易出问题,然而这至今未能定论为高田气囊爆炸的根本原因,业界也倾向于认为问题源于使用硝酸铵的高田产气体发生装置;大陆向NHTSA提交的报告则显示,其所涉缺陷气囊或无法在撞击发生时正常展开,或可能在无预警情况下意外弹开;丰田称,其缺陷气囊为汽车事故中由车顶展开的头部气囊,因“安全气囊控制组件设计错误”,可能会引起气囊及安全带预紧装置在汽车启动后活动不当,增加受伤风险。

  尽管相关厂商针对故障原因至今未给予更多包含细节的解释,但对有关报道进行梳理后我们显而易见,安全气囊引发人身伤害的情况基本可分为以下三种:打不开、意外打开或冲击力过强,虽然以往的气囊召回事件表明,这样一些问题有可能源于装配以及消费者使用等后续环节,但就近期这几大事件而言,问题极有可能出自产品本身。

  据了解,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发生碰撞时,传感器将信号传递到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同时处理器经过判断,向气体发生器指示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这一流程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从产品设计人员的角度来说,其目标是使安全气囊系统能够准确地感应所发生的碰撞事故,并且可模仿人脑,根据实际的碰撞程度来判别安全气囊要不要展开,同时能针对不一样体形的乘员适当的调整安全气囊。智能式控制管理系统的采用,可进一步提升控制管理系统灵活性、准确性,帮助达到此目标。不过从目前来看,由于有关乘员形置信息及撞车类型和撞车速度等有关数据的不完善,这一系统远不能够达到设计人员的预期。

  另一方面,业界对高田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提出的质疑提醒我们加大对这一部件的注意。据了解,目前汽车上的气囊系统大量采用以叠氮化物作为气体发生物质的推进剂型气体发生器,别的类型的气体发生器,包括混合气体型气体发生器、液体(液态气)型气体发生器、压缩空气蓄能型气体发生器和硝化纤维型气体发生器等也在研制中。目前,我们很难判定气体发生器的多元化发展对于供应商们来说究竟“是喜是忧”,但他们显然要在保证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大下功夫,毕竟安全无小事,不容有失。

  问题气囊的出现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暴露出整车厂在供应商质量检验与管控上的盲点。一手消息称,继去年11月份本田称找到高田公司数据造假证据之后,近日又有证据显示高田工程师早在2000年已经知晓其零件存在严重故障,但隐瞒并销毁了测试结果。暂且不论高田最终能否脱离“嫌疑”,此事件的爆出至少已给车企以警示:在给予供应商自主权的同时,同样要提升自身产品检验测试能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控。

  当然,针对此类事件的频频发生,政府亦不能免责。在中国,关于安全气囊缺陷评定的国家标准一直缺失。国家仅在2006年4月出台了3项涉及安全气囊零部件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它仅规定了单独某一零部件的试验方法等,属于零部件在装配前的试验标准,而不是整个安全气囊集成系统的评价标准,并不能作为判定气囊制造质量是不是合格、气囊与具体车型是否相匹配的依据。然而在美国、日本这些监管制度相对健全的国家,气囊问题为何也未能幸免?作者觉得,除了标准上的不健全,问题或许还出在执行环节。据了解,在高田气囊事件发生后,日本当局就曾被斥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太宽松。

  在这里,我们也不能不提到缺陷产品召回标准体系的构建,因为缺陷产品的及时召回可以极大降低其危害。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在相关报告中指出,召回流程最重要的包含缺陷信息收集、分析、缺陷信息综合、技术分析,生产者调查分析,缺陷与初步分析,缺陷认定,生产者召回等环节,而通过技术标准建立社会认同的缺陷分析、缺陷认定、召回效果评估等技术体系,是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内在要求。不过在当前,鉴于受到技术和经验的制约,国内在这一体系的构建上显然还有很多亟待攻克的难关。

  “气囊门”仍在继续发酵,面对业界的质疑与猜测,自责和指责都无济于事,完善评价标准、严谨设计流程,完善测试方法,杜绝“造假”,从源头上根除气囊的安全性问题,毕竟事关生命安全!(


微信扫一扫

手机官网

  • 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